首页

踩踏踢裆

时间:2024-07-09 06:39:12 作者:讲好侨乡故事 福建龙岩弘扬爱国侨领王源兴爱国精神 浏览量:66924

  中新网龙岩7月7日电 (记者 张金川)“祖国和家乡是永远的根,你们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伟大的中华民族。”这是爱国侨领王源兴先生对儿女要爱国爱乡的教育。

  7月5日至7日,弘扬王源兴先生爱国精神时代价值主题活动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举行。活动主办方人士称,通过举办此次主题活动,进一步讲好龙岩侨乡故事,弘扬王源兴先生爱国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展现龙岩发展新形象。

图为弘扬王源兴先生爱国精神时代价值主题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张金川 摄

  王源兴(1910-1974),福建龙岩新罗西陂人,16岁南渡新加坡谋生,当过工人、小贩、三轮车夫、店员等,22岁南下印尼巨港与人合资开设恒丰公司,被推为巨港中华总商会会董,为中华学校、华侨学校的建设热心奉献力量。

  抗战爆发后,王源兴与陈嘉庚一道,支持抗日和人民解放事业。解放后,他曾担任全国侨联副主席,被誉为中国“三资”企业先驱者。

  当年携几百万元回到新中国投资建设,对社会事业慷慨捐献巨款的华侨巨富王源兴,逝世后没有给子女留下财产,在临终前留给儿女的遗言是:“我没有留下遗产给你们,资金都投入国家建设,捐献社会,你们要独立生活,报效国家。”

图为嘉宾和王源兴家族代表观看王源兴相关资料。中新网记者 张金川 摄

  王源兴的儿女继承了父亲爱国爱乡传统,慷慨捐资,建设祖国。“我的父亲是我学习的楷模,我将永远缅怀他的业绩,弘扬他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不懈努力。”王源兴八女儿王穗英说。

  王源兴长子王铭对社会对家乡慈善福利和建设捐款不遗余力,是闽西扶贫基金会在海外的第一个巨额赞助人。王铭独生女王彦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带领企业参与社会各项公益活动,多次为龙岩市光彩事业、龙岩市新罗区慈善总会、宁波市慈善总会等机构捐款。

  王源兴次子王维邦是第一个回到深圳经济特区创业的港商,获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第一批颁发的“友谊奖章”,在江西捐资建了4所希望小学。在华侨大学,六女王石筠和先生林津亷,八女王穗英和先生陈进强合捐600万元,兴建华侨大学(集美学区)“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王穗英、陈进强夫妇为华侨大学、厦门大学和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龙岩学院、龙岩一中、华侨中学、龙岩体育馆捐献超过2000万元,受到福建省人民政府表彰。

  此外,王源兴后人还共同捐资320余万元建龙岩华侨历史博物馆。一代侨领的高风亮节,正在他的家乡龙岩和全国大地、海外华人中颂扬。

图为王源兴家族代表在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的王源兴纪念园合影。中新网记者 张金川 摄

  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的福建德熙酒业有限公司是由王源兴后人在家乡龙岩投资兴建的项目。王源兴后人、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陈昆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公的爱国爱乡情怀影响了他们整个家族,“返乡投资也是为了给我们多一个常回家的理由”。

  赤子侨心故国梦,血脉相连桑梓情。活动期间,龙岩市新罗区委区政府诚挚邀请王源兴先生后代们、海内外龙岩乡亲,常回家走一走、看一看,继续弘扬王源兴先生爱国精神,秉承和发扬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龙岩精神”,一如既往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踊跃参与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家税务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原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巡视员蒙启华被查

此外,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还制定修改大量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办理环境污染犯罪、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等案件的司法解释20余件。

皇城村里看“相府”:品百年古村新韵味

福建长汀8月14日电 (江鹏 于方灯)在今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前夕,福建师范大学、龙岩学院等高校的一批批学子,纷纷走进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三洲镇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开启他们的暑期研学之旅。

江西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3月12日电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信息,近日,因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林盛被限制高消费。

不负重托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布林更希望飞艇采用燃料电池等绿色技术运行。目前,飞艇机身内固定着一对柴油发电机,将电力输送到驱动螺旋桨的锂离子电池组。飞艇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将提供额外的能量。“探路者1”号完全采用电传操纵,这意味着它的转向和其他控制装置都是电子的,而不是以前的机械连杆。该飞艇一天可以运载多达200吨的货物,几乎是波音737等飞机运载量的10倍。

河北广平后南阳堡村:农村新场景引客来

据介绍,“敛巧饭”习俗自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821年)时便已兴起,世代流传。关于“敛巧饭”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传,杨树底下村的祖先迁居到此,手中一粒种子也没有,为了生存,两名村民离家讨种。归来途中休息时,二人便将干粮分成碎屑撒给山雀吃,不小心将种子洒落到岩逢、草丛中无法捡出,一群山雀及时出现,用尖尖的长喙衔起种子尽数交还给村民,让村里人得以在这里生存扎根。此后,为了感谢山雀并祈求福运,每到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少女到各家敛收粮食、蔬菜。待正月十六日这天,由成人妇女协助做熟,全村人共食之。其间,锅内放入针线、铜钱等物,食之者,便祈到巧艺及财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